产业资讯

首页 > 产业资讯

安徽省环保产业发展状况报告2023 ⑦ | 对策与建议

发布时间:2023-11-02 08:48来源:点击率:

  第六章  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尽快出台生态环保行业招投标管理办法

  由于环保产业长期以来没有明确主管部门,在招投标交易过程中,只能参照建筑、水利等“工程化”模式管理,使得环保产业产品、技术的应用,与生态环境工程项目实际需求很难吻合,甚至脱节,有悖于系统治理的初衷。不仅如此,在招投标中对环保企业还设置一些不合理门槛,有意或无意中使环保专业技术受到忽视,影响了环保产业队伍积极性发挥。

  建议:借鉴湖南做法,尽快出台《安徽省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试行)》

  去年3月23日,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印发《湖南省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湘环发〔2022〕14号,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是全国第一个出台的省级生态环境领域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制度,首次明确了生态环境部门作为生态环境领域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的行业行政监管部门。该《办法》严格规范了招标投标评标环节,强化了监督管理。特别是在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职责分工方面,对省、市、县(区)三级生态环境部门在招标投标过程履行的监管职责作了精准定位。因此,安徽应在生态环境治理项目招投标领域尽快出台省级管理办法,确保我省生态环境治理项目技术、质量专业性、可靠性和稳定性,从而为我省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二、政策扶持对标沪苏浙尚存短板

  截至目前,安徽省和部分地市谋划的系列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专项政策中,对标沪苏浙粤鲁鄂等省市依然存在不少短板、顽症和瓶颈,缺少专门针对环保产业出台具体扶持政策。此外,各地市特色产业集群要素资源整合力度不足,经过多年的发展至今未形成有特色有竞争力的产业链。产业中高端装备尖端产品制造能力不强,“卡脖子”技术依然存在,核心零部件和元器件均依赖进口,配套产业基础薄弱,难以满足需求。随着大批央企、国企的跨界涌入环境装备制造、智慧环保、大数据等领域,环保产业竞争加剧,全省环保企业七成以上为小微企业集成协同聚合度低,龙头企业数量在长三角地区省份中较少,抢占市场竞争中产业皖军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很难有效占领本地市场。

  建议:亟待政策组合拳为产业疗伤恢复元气

  建议政府部门以减免部分税收或返还让利等方式,让中小型环保企业赋能,同时加大环保项目专项资金投入,企业除积极向中央申请环保专项资金外,地方政府也应加大自筹专项资金力度。当下由于地方财政吃紧,许多企业承接的政府项目资金回笼慢,而企业贷款融资面临可供抵押物品少,金融机构、担保机构在融资担保方面更倾向于大型企业和国企央企,导致中小微屡屡出现融资困难。建议省市区(县)要落实国家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政府部门要及时支付企业竣工项目款项,激励金融机构偏向中小企业融资。给予优质中小型企业申请免息贷款、增加战新贷和创新贷额度,简化贷款流程,并对产品与运维服务相关认证费用给予补贴。给本省企业提供更多的项目应用场景,尤其是利用本省财政性资金的政府项目,在“同质同价”前提下,优先选用服务更快捷的本省优质企业,切实提高企业在省内、国内市场综合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同时参照江苏、江西等省市做法,在政府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政策贷款、科研项目等方面,对重点企业依法依规予以扶持,对营收和利润达到一定规模的给予特别奖励。农村污水属于重投资和运营型项目,本地龙头企业在运营管理上有地域优势,建议在工程项目准入与融资方面,制定政策向本地龙头企业倾斜;鼓励本地中小企业给龙头企业做配套,对龙头企业采购本地的产品和服务给予支持。

  三、人才梯队建设需决策机构统筹谋划

  2022 年被调查的 733 家企业共有从业人员 80436 人,其中研发人员 7143 人,研发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为 8.9% ,平均每家企业有研发人员 10 人。与 2021 年相比,2022 年 481 家相同样本企业研发人员数量下降 22.6% ,研发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由 10.5% 下滑到 8.0% 。虽然营收在10 亿元及以上企业的研发人员数量增幅为 24.8% ,但其他各规模企业的研发人员数量同比降幅在 13.6%-34.1% 之间,其中营业收入 2000 万-5000 万元、1 亿-4 亿元的企业研发人员数量下降幅度相对较大,降幅分别为 34.1% 、 31.6%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决胜因素,但本次调查发现,中小企业不同程度面临着招工难、留人难的困局。企业亟需复合型人才,但不少企业规模偏小,还有一些成长型企业普遍反映高层次人才支撑较为薄弱,研发、管理及技术人才需求大,但由于受成本控制影响,常年缺乏中高端人才导致科技创新与企业发展不能同步。环保产业不同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对技术性的专业化程度要求高,对高层次人才的依存度较高。这种现象需引起行业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及早统筹谋划。

  建议: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加强产教融合

  中小企业唯有通过培养人才才能提升内在发展动力,才能增强自身韧性和抗风险能力。对于一线技能型人才,可通过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等方式提升技能水平。当下,我省环保产业历经十多年发展实现了数量层面爆发,而在质量层面未产生突破,而从低质量转向高质量、从低标准向高标准升级是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污染物排放逐年提标,治理设备与产品升级换代频密,只有为广大环保人员提供更多的继续教育与能力提升机会,才能适应新时代环保工作的需要。因此,开展环保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评价是我省环境污染治理的迫切刚需,更是产业属性的必然需要。

  同时建议各级政府落实人才激励政策,特别是中小企业人才的政策,人才公寓、人才补贴要切实可行,尽量把人才留在企业、留在本地。同时推进“人才强企工程”,加大生态环保产业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支持力度,对引进顶尖人才、领军人才、优秀青年人才等,享受住房、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学术研究津贴等支持政策,对生态环境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企业、优秀企业家、优秀个人给予重奖。有针对性的出台相关政策,打通产教融合最后一公里,让企业与高校在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实现无缝对接。

  四、持续推进技术创新、促进科研成果落地

  本次调查从创新能力指标来看,2022 年列入统计的 733 家企业研发经费共支出 9.1 亿元,占营收比重为 2.0% 。与 2021 年相比,2022 年 481家相同样本企业的研发经费支出占营收比重由4.2% 下降到 2.3% 。不仅如此,2022 年被调查的733 家企业专利授权总数为 3379 项,与 2021 年相比,2022 年相同样本平均专利授权数从 6.8 项下降到 5.4 项。2022 年被调查的 733 家企业参与标准制修订 107 项,与 2021 年相比,2022 年相同样本企业的平均参与标准制修订数由 0.5 项下降到 0.2 项。

  创新驱动是环保产业的一个重要属性,纵观我省的环保产业尚处在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只有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不断提升行业标准水平,才能支持高质量的生态环境。但纵览 2022 年龙头骨干企业创新指标可以发现,“专注、聚焦、有专业特长、创新型企业”是这些企业的共同特征,且这类企业的创新水平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使得行业呈现出“头部大型企业越来越大,中小企业越来越小”的趋势。

  建议:政策要激中小企业成为创新主角

  在工业 4.0 智能化制造背景下,我省应大力激励中小企业参与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组织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围绕产业技术创新关键问题开展合作,逐步形成产业技术标准,支撑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提升。科技创新中心、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落户可考虑向中小企业倾斜,提升中小企业研发创新竞争力,扩大“专精特新”、“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两创产品”等地方性创新激励、推广使用范围,围绕长江大保护、巢湖治理和“三大攻坚战”等组织开展科技攻关,加大科研经费支持和项目奖补力度。积极开发应用场景,优先推进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

  五、正视差距奋起直追,对标长三角产业集群

  从默默无闻到蓄势待发,而今华丽转身奋起直追长三角产业集群,安徽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地,部分产品或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我们应该看到,安徽省各领域的龙头环保企业较为分散,在产业带动、才资招引等方面受到一定限制,与江苏、浙江等地的专业环保产业园区、集聚区存在较大差距。我省环保企业多集中在环境污染治理、环境工程和运营领域,在高端环保装备制造、系统技术集成和工艺设备方面的企业相对较少,产业发展生态有待改善。我省规模较大的环保企业多集中在合肥、阜阳、马鞍山等市,且从细分领域看我省虽在脱硫脱硝、环境监测、污水运营和固废处置等领域国内领先,但在矿山修复、土壤修复、黑臭水体治理等领域总体竞争力较弱,代表性企业较少。由此导致产业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水平低,企业之间同质竞争、经济效益不佳,技术创新动力不足,影响了环保产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建议: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推动企业外向发展

  借鉴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江苏盐城环保产业园等先进环保产业园发展模式,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培育行业龙头企业聚焦高端装备制造业、环保综合服务业两大方向,发挥省生态环境产业集团为龙头带动作用,从各细分领域中定向扶持一批成长性好、行业优势显著的节能环保企业,围绕水处理、固废资源循环利用、环境监测等领域,着力打造产业群。

  借鉴江苏、广东、重庆等地先进经验,发挥我省环保、科教、农业、军工、机械、电子等各方面优势资源,引导省生态环境产业集团以承接节能环保领域大型项目为载体充分发挥横向协作优势。同时借助“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优势,鼓励国内企业和研发机构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延伸“外循环链条”,推动环保装备由单机或成套设备出口向海外投资或工程总承包带动环保装备出口转变。